凱恩斯的流動偏好理論

凱恩斯的流動偏好理論是什么? 根據凱恩斯的觀點,貨幣作為一種價值尺度有兩種功能,一種是交換媒體或支付手段,另一種是價值儲存
貨幣需求是指人們寧愿犧牲 外匯出入金教程網持有生息資產(如各種證券)的利息收入,而不是生息資金
至于為什么人們寧愿持有無息貨幣,因為與其他資產形式相比,貨幣具有使用方便靈活的特點,因為持有貨幣可以滿足交易動機、預防動機和投機動機三個動機
因此,凱恩斯稱人們對貨幣的需求為流動偏好(LiquidityPreference)
流動偏好意味著人們希望或動機以貨幣的形式保持部分財富
流動偏好理論的內容 (1)交易動機(TheTransactionMotive) 交易動機是指持有部分貨幣以滿足日常交易需要的動機
在任何收入水平上,家庭和制造商都需要貨幣作為交易媒介
因為就個人或家庭而言,他們通常定期獲得收入,但他們經常需要支出
例如,家庭需要用貨幣購買食品和服裝,并支付電費和燃料費
因此,為了購買日常生活資料,他們經常不得不在手邊保留一定數量的貨幣
就制造商而言,他們的收入(付款)也是一次性的,但為了應付日常零星的費用,如購買原材料和支付工人工資,他們也需要經常保持一定數量的貨幣
例如,一個家庭每月月初的收入是900元
假設這個家庭每天平均支付30元,那么它將在月底用完所有的收入
家庭平均每天持有30元,也就是說,為了滿足日常交易的需要,家庭需要平均每天持有30元,否則會有支付困難
可見,持有貨幣是為了日常交易,因為人們的收支不是同時進行的
個人或家庭的收支時間越近,為了交易的目的,平均貨幣就越少
由交易動機引起的貨幣需求也與人們的收入水平密切相關
當人們的收入增加時,人們的消費水平會提高,消費量也會增加,從而滿足人們日常交易所需的貨 外匯入金流程幣量也會增加
由此可見,由交易動機引起的貨幣需求是收入的增加函數,隨著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貨幣交易需求也容易受到貨幣持有成本的影響,即利息率的影響
因為人們在確定交易所需要維持的貨幣時,不僅要考慮持有貨幣對便利交易的好處,還要考慮持有貨幣會損失的利息
但一般認為,家庭貨幣交易需求大致不受利率波動的影響
利率對貨幣交易需求的影響主要見于企業
企業的銀行存款數量較大
如果他們在不調整存款方式的情況下觀察利率的變化,損失會很大
因此,在高利率的情況下,企業會努力保持最低的交易貨幣,即所謂的“現金管理”
威廉·杰克·鮑莫爾是美國經濟學家(WilliamJackBaumol)研究表明,人或企業 外匯開戶流程對貨幣的最佳交易需求與利率平方根的倒數成正比
但由于正常情況下,利率對交易動機的貨幣需求影響較小,人們仍然將交易需求視為收入函數,忽視利率的影響
如上所述,由于交易動機的貨幣需求,雖然收支時間間隔因人而異,但從整個社會的角度來看,總時間間隔平均和貨幣流通速度取決于支付習慣、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等制度因素,短期內可以看作是穩定的,所以我們在短期平衡分析中,一般來說,出于交易動機的貨幣需求被視為收入水平的線性函數,兩者之間存在固定的比例關系
(2)預防動機(ThePrecautionaryMotive) 預防動機是人們持有部分貨幣以防止意外支付的動機
也就是說,人們需要貨幣來應對意想不到的需求,比如支付醫療費用、失業和各種事故
雖然個人對事故的看法不同,滿足預防動機需求的貨幣數量也不同,但從整個社會來看,貨幣預防需求與收入密切相關
因此,預防動機引起的貨幣需求也被認為是收入函數,與收入同向變化
當然,無論是交易動機還是預防動機的貨幣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取決于利息率
因為持有貨幣而不是生息資產會損失利息收入,利息率越高,持有貨幣犧牲的利息就越多,所以對貨幣的需求就越少,兩者都在相反的方向變化
然而,為了簡化分析,我們假設交易動機和預防動機的貨幣需求僅取決于收入水平
由于貨幣的交易需求和預防需求被認為是收入函數,因此可以將兩者結合起來進行調查
將兩種貨幣需求結合起來,用L1表示,用Y表示收入
這種函數關系可以寫成:L1=L1(Y)
該函數強調交易貨幣需求(包括預防需求)是收入函數,與利率無關
如下圖所示:在貨幣需求-收入坐標圖中,貨幣需求曲線是過原點的射線;在貨幣需求-利率坐標圖中,它是一條垂直線
圖:貨幣交易需求和預防需求 (3)投機需求(TheSpeculativeMotive) 人們之所以寧愿持有無息貨幣,是因為持有貨幣可以用于買賣投機性債券
投機動機是人們持有部分貨幣的動機,以抓住有利的機會購買生息資產(如債券和其他證券)
我們知道,一般來說,債券價格與利息率之間存在著相反的變化,即債券價格=債券固定利息收益/市場利息率
顯然,市場利率上升,債券價格下降;市場利率下降,債券價格上漲
如果某一面值為100元,固定利率為5%的債券,當市場利率為5%時,其價格為100元×5%÷5%=100(元)
當市場利息率上升到6%時,債券的價格就會變成100%×5%÷6%=83.33(元);當市場利率下降到4%時,債券的價格就會變成100%×5%÷4%=125(元)
正是利息率與證券價格之間的反方向變化使利息率對投機貨幣需求產生決定性影響
凱恩斯指出,在任何時候,人們心目中都有一定的“標準”利息率
如果市場利率高于“標準”利率,在這種情況下,他認為市場利率會下降,即債券價格會上漲,所以他會買入債券,以便在未來利率下降和債券價格上漲時賣出債券以換取貨幣
相反,如果市場利率低于“標準”利率,在這種情況下,他認為市場利率會上升,即債券價格會下降,所以他會賣出債券換貨幣,以便在未來利率上升和債券價格下跌時買入債券
由此可見,由于投機動機的貨幣需求是利率的降低函數,較低的利率對應較大的投機貨幣需求,較高的利率對應較小的貨幣需求
用L2表示投機動機的貨幣需求,r表示利息率,上述函數關系可以表示為:L2=L2(r),L2'<0
我們可以發現兩種極端情況
首先,如果利率很高,人們預計未來利率只會下降而不會上升(債券價格只會上漲)
此時,人們將把所有可用于投機的貨幣換成債券,使其投機貨幣需求為L2=0;另一個極端是,當利率很低時,人們的預期利率 外匯邦返傭網不能再低了,也就是說,人們的預期利率會上升,未來債券價格只會下降
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將出售債券持有貨幣,不再購買債券,持有多少貨幣持有多少貨幣
這種情況被稱為“流動性陷阱”(LiquidityTrap)或“凱恩斯陷阱”
在“流動性陷阱”的情況下,投機性貨幣需求的利率彈性是無限的,當利率降至r0時, 外匯交易流程貨幣需求曲線變成了與橫軸平行的直線
如下圖所示
圖:投機性貨幣需求 雖然我們可以分別研究貨幣需求的交易動機、預防動機和投資動機,但很難區分個人持有什么動機,同樣的貨幣可以用于任何動機
這三種動機都會影響個人對貨幣的持有,當其他資產形式的收益增加時,對貨幣的需求就會下降
(4)貨幣的總需求 綜上所述,貨幣的總需求可以表達為: 下圖(a)垂直線L1表示交易動機和預防動機引起的貨幣需求,與利率無關,由國民收入決定,因此垂直于橫軸
下圖(b)這意味著貨幣的投機需求與利率相反
下圖1(c)同一利率水平表示相同利率水平(a)與(b)部分之和構成了對貨幣的總需求
圖:貨幣的總需求
文章版權聲明:除非注明,否則均為
外匯邦返傭網原創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