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EA的寫作經驗

我編寫EA的目的:建立系統的交易方法,機械化運行,消除情感影響,實現穩定盈利 外匯交易流程br>我做EA已經一年了
我最初做的是突破系統
我按照突破方向買賣
經過近半年的測試,效果一般,我決定放棄
不過,這個EA讓我堅信,只有跟風交易,才能實現EA的穩定盈利
因此,我認為成功EA的關鍵在于如何運用所有可能的方法來判斷趨勢
我發現很多非常普通的指標都很容易做到這一點,比如,GBP/USD日線圖,用長周期的RVI來判斷趨勢(RVI-110)當RVI在0值以上的趨勢上升時,反之亦然
開倉和平倉使用短周期RVI作為信號指示(RVI-13),在上升趨勢中,使用RVIMAIN穿RVISIGNAL作為買入信號;在下降趨勢中,使用RVIMAIN打破RVISIGNAL作為賣出信號
這個系統很簡單,但是很實用
有了良好的止損策略,利潤是有保障的
我還為此寫了一個EA
感興趣的可以看看(附MQ4文件,寫得很粗糙,大師不要笑話)
抓住主要趨勢,就像跳上一匹脫韁的快馬,帶你一路向前沖
前面可 外匯開戶流程能有懸崖,有些懸崖可能會提前看到,但有些只能跳得更多
所以最好在上馬前帶一個降落傘包
什么?不是懸崖,只是樓梯?呵呵,我要的是不死,受點傷是不可避免的
我會為EA設定止損條件,這是正統的概念還是有效的
先看一張圖,這個EA可以更好的把握趨勢,但是第一個懸崖還是跳了下來
由于匯率大幅下跌,EA本身的CLOSE-ORDER機制還來不及反應,幸好止損幫忙
接下來是9個連續利潤,最后一個跟蹤止損保護利潤;第二張圖,市場震蕩,此時EA表現平平,每一個趨勢都很短,由于止損機制,EA仍然可以偷走
EA的利潤主要取決于趨勢市場,振蕩時可以保本
關于曲線套入
這里有兩個故事:◎有人練習射箭,但總射不準確,看到別人箭紅心,忍不住嫉妒,然后他想了一個好辦法,就是先射箭,然后跑到目標射箭,所以看起來也是箭紅心;◎也就是說,英國的賭博氛圍很流行,一個紳士也想通過賭博賺錢,但他總是猜不到,所以他想出了一個想法:在周末開始之前,他通過黃頁選擇了3000人作為目標,聲稱他可以準確預測周末A隊對B隊的結果,對于1000人,他預測A隊獲勝,對于其他1000人,他預測B贏,剩下的1000人,預測兩隊;下周末,他將上周準確預測的1000人分為三封批發信,分別做出三個預測,下周也是如此
當剩下的33人時,他分別給他們寫了一封信,聲明如果他想預測周末的結果,他需要支付1000英鎊,結果,這些人中的大多數人已經愛上了獨特的眼睛專家,紳士終于賺了很多錢
所謂曲線套入,就是利用歷史數據匹配系統,根據歷史市場與指標、數據的關系編寫EA
為了使EA看起來良好,不斷調整和優化參數,設置過濾條件,使EA與歷史數據數據完全一致
結果可以肯定,這套EA在歷史數據測試中表現良好,會在大幅上漲前及時買入,大幅下跌前及時賣出
但EA會在下一次大漲大跌之前及時發出信號嗎?恐怕不是,因為這個EA是根據過去的情況編寫的,可能不適合未來
根據自己的經驗,EA設置的條件越多,結構越復雜,曲線插入的情況就越嚴重
換句話說,寫EA不能離開歷史數據,否則我們會成為盲人,不能開始,如何避免過度曲線,我這樣做,首先準備足夠長的歷史數據,分成兩部分,前一部分觀察,后一部分盡量不看,EA出來后用前一個數據測試,調整,直到EA達到目標要求,然后用后一個歷史數據測試,如果此時EA的表現與之前的數據相似,那么我認為EA基本合格
如何利用歷史測試來評價EA歷史數據測試的目的是客觀地評價EA的效果,暴露EA的缺陷,讓我們改進
因此,我們應該在測試前做以下準備:1、一段未作為EA設計參考的歷史數據,應盡可能詳細
如果可能的話,應該包括所有 外匯入金流程時間段的數據
當然,不同的EA對數據有不同程度的詳細依賴外匯邦返傭網r>例如,一個EA只根據日平均線發出交易信號,另一個EA通過多個KD共振獲得信號
顯然,后者更依賴于數據的詳細性;2、清空MT4/TESTER目錄,每次進行數據測試,目錄下都會留下大量的數據文件和EA設置文件(通常有幾G之巨),及時清理可恢復大量磁盤空間,減少之前設置對當前可能測試的影響*(這種影響純粹是個人猜測,具體原因和是否必須直接相關,我找不到確切的依據,但我在測試過程中遇到了很多異常情況);3、關閉EA資金管理選項,將LOTS設置為0.1或1,盡量使每個測試記錄的成交量一致,這是為了更好地計算EA的盈虧情況,避免一些巧合(比如在盈利的時候只是用大LOTS,在虧損的時候用小LOTS
當然,如果這是你EA獨特的智能管理,例外
);4、從這個存款本金開始并不重要,但我們總是希望以后投入的本金作為測試本金; 外匯出入金教程網5.、調整其他參數,如果參數較多,將其SAVE制成*.SET文件,方便下次調用
都準備好了?按START!
文章版權聲明:除非注明,否則均為
外匯邦返傭網原創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